防范冒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义开展的非法活动——2025年“3·15”投资者保护教育宣传专项活动

发表时间:2025-03-14 11:18

防范冒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义开展的非法活动

——2025年“3·15”投资者保护教育宣传专项活动


近年来,随着私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借机伪装成“正规私募”实施诈骗的行为也层出不穷,不少投资者深受其害。值此“3·15”投教活动之际,北京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特聚焦本次活动“维护权益”主题,深入拆解仿冒正规私募行骗的运作机制,并为投资者提供通俗易懂的防骗指南。

一、“李鬼”私募的核心骗局

l   品牌盗版:仿冒知名私募官网的LOGO、配色方案,从官网到客服的全链条模仿,甚至抄袭私募管理人官网公告的风险提示,篡改其中措辞,为自身骗局“背书”。

l   虚假APP:以正规私募名义运营虚假的APP交易软件,钓鱼式渗透、引导投资者下载仿冒的APP,且通常需要“熟人”推介才能下载,刻意营造“一票难求”的假象。

l   基金产品漏洞百出:仿冒私募证券类管理人,推介的产品却不符合证券类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产品合同也相当简陋,完全不符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相关标准。

l   承诺暴富的糖衣炮弹:打造虚假的业绩记录,夸大宣传产品业绩,甚至高达“日化收益率1.22%”,利用投资者的获利心理,引导其“把握机会”“快速出金”。

l   违背私募基金的法定规则:私募基金具有法定的投资门槛,需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但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局,往往会自行大大降低法定的投资门槛,市场上可见“4800起投”“11700起投”的低劣骗术。基金投资禁止承诺保本保收益,但不法分子却会宣传“保证本息返还”,甚至在产品合同中约定“本息返款方式”,与私募基金的法定规则明显不符。

二、识破骗局的有效方法

l   辨识网址及APP下载链接:仿冒的网站和APP下载链接,往往在合法机构官网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使其“看起来像真的”,请投资者务必认准合法机构的官方网址,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链接。

l   辨识收款账户: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开立专门的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简称“募集户”),由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作为募集户的监督机构,监督资金划转,确保资金安全。而不法分子往往提供个人银行账户要求打款,投资者务必仔细核对收款账户是否异常,要求向个人银行卡转账的,一律为假。

l   辨识营销方式:私募基金应当向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具有法定的投资门槛,不得宣传保本保收益。而不法分子往往会突破监管法规的限制,不验资、不设限,不做风险测评,缺少风险揭示,交易过程“无比丝滑”。宣传上片面强调高收益、零风险,夸大投资业绩,保证本息返还。投资者应了解私募基金的基本规则,坚守理性投资的基本原则,勿信“天上掉馅饼”的陷阱。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宣传教育之目的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北京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力求本文信息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我们  contact@lowrisk.com.cn
姓名
*
机构
*
邮箱
*
手机
*
提交内容
*
提交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A5座3F
深圳市福田区中心3路中信证券大厦22A
香港九龙 柯士甸道西一号 环球贸易广场86楼8606室
警示声明

警示声明

副标题